约拿书 1 - 约拿违背耶和华 (附应用注释)

约拿书 1 - 约拿违背耶和华 (附应用注释)

圣经版本:和合本修订版(RCUVSS)

应用注释: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(新国际版.NIV)


约拿书 1


约拿违背耶和华

1 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,说: 2 “起来,到尼尼微大城去,向其中的居民宣告,因为他们的恶已达到我面前。” 3 约拿却起身,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。他下到约帕,遇见一条船要往他施去。约拿付了船费,就上船,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,为要躲避耶和华。

4 耶和华在海上刮起大风,海就狂风大作,船几乎破裂。 5 水手都惧怕,各人哀求自己的神明。他们把船上的货物抛进海里,为要减轻载重。约拿却下到舱底,躺卧沉睡。 6 船长到他那里,对他说:“你怎么还在沉睡呢?起来,求告你的神明,或者神明顾念我们,使我们不致灭亡。”

7 船上的人彼此说:“来吧,我们来抽签,看看这灾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。”于是他们就抽签,抽出约拿来。 8 他们对约拿说:“请你告诉我们,这灾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呢?你做什么行业?你从哪里来?你是哪一国的人?属哪一族?” 9 他说:“我是希伯来人,我敬畏耶和华,天上的上帝,他创造了沧海和陆地。” 10 那些人就大大惧怕,对他说:“你做的是什么事呢?”原来他们已经知道他在躲避耶和华,因为他告诉了他们。

11 海浪越来越汹涌,他们就问他说:“我们当向你做什么,才能使海浪平静呢?” 12 他对他们说:“你们把我抬起来,抛进海里,海就会平静了;我知道你们遭遇这大风浪是因我的缘故。” 13 然而那些人竭力划桨,想要把船靠回陆地,却是不能;因风浪愈来愈大,扑向他们。 14 于是他们求告耶和华说:“耶和华啊,求求你不要因这人的性命使我们灭亡,不要使流无辜人血的罪归给我们;因为你-耶和华随自己的旨意行事。” 15 他们把约拿抬起来,抛进海里,海的狂浪就平息了。 16 那些人就大大惧怕耶和华,向耶和华献祭许愿。

17 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下约拿,约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。


应用注释

1:1-2 约拿在列王纪下 14:25 被提及。他在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统治时期(公元前 793-753 年)预言。约拿可能是以利沙事工中提到的先知群体的一员(列王纪下 2:3)。他也被提及在马太福音 12:39-41;16:4 和路加福音 11:29-32。  

     上帝吩咐约拿去尼尼微传道,尼尼微是亚述当时最重要的城市,也是当时崛起的世界强权。在 50 年内,尼尼微将成为庞大亚述帝国的首都。约拿书没有详细描述尼尼微的邪恶,但先知那鸿提供了更多信息。那鸿书指出,尼尼微犯下了以下罪行:(1)对上帝的邪恶图谋(那鸿书 1:9);(2)剥削无助者(那鸿书 2:12);(3)战争中的残暴(那鸿书 2:12-13);(4)拜偶像、行淫和邪术(那鸿书 3:4)。上帝吩咐约拿前往尼尼微,这座城位于以色列东北约 500 英里处,警告他们将面临审判,并宣告他们若悔改,就能得到上帝的怜悯和宽恕。  

1:3 尼尼微是一座强大而邪恶的城市。约拿像所有以色列人一样,从小就憎恨亚述人,并害怕他们的暴行。他的仇恨如此强烈,以至于他不认为上帝应该怜悯他们。他甚至害怕尼尼微人悔改,因为那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得到上帝的怜悯和复兴(约拿书 4:2-3)。约拿的态度反映了以色列人不愿与外邦人分享上帝的爱和怜悯,尽管这是他们从上帝领受的使命(创世记 12:3)。他们像约拿一样,不希望外邦人得到上帝的恩惠,认为只有自己才配得。  

1:3 约拿知道上帝给了他一个明确的任务,但他不想执行。他本该去东北的尼尼微,但他却选择逃往西边的他施,他施是腓尼基的西部港口之一。约拿试图尽可能远离上帝的指派。当上帝通过祂的话语指引我们时,我们有时会选择反方向而行,或因恐惧而逃避,或因固执而拖延,甚至可能声称上帝的要求过于苛刻。约拿的逃跑可能出于恐惧,但更可能是因为他无法接受上帝广泛的怜悯。然而,逃避上帝使他陷入更大的麻烦。最终,约拿接受了顺服上帝才是最好的选择,但那时他已为自己的逃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  

 1:4-5 暴风雨肆虐时,约拿竟在船舱底下熟睡。即使在逃避上帝的过程中,他的良心似乎并未受到责备。然而,缺乏罪疚感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做的是正确的。因为我们可以拒绝上帝并逃避现实,因此不能以感觉来衡量顺服与否,而应当将我们的行为与上帝的标准对照。  

1:4 以色列人在进入应许之地之前,曾是游牧民族,四处迁徙,为羊群寻找好的草场。他们并非海上民族,但因其地理位置靠近地中海,并接触邻近的腓尼基和非利士海上强权,因此与船只和水手有许多接触。约拿所乘的船可能是一艘大型商船,配有甲板。  

1:4 约拿违背上帝的命令,导致船员的生命陷入危险。我们有责任遵守上帝的话语,因为我们的罪和悖逆不仅影响自己,也会伤害周围的人。  

1:7 船员掷签寻找有罪之人,依赖迷信来找到答案。虽然他们的方法奏效,但那是因为上帝介入其中,让约拿明白他无法逃脱。  

1:9-12 你无法一边寻求上帝的爱,一边又逃避祂。约拿很快意识到,无论他走到哪里,都无法躲避上帝。但在约拿回转向上帝之前,他必须先停止朝错误的方向前进。上帝告诉你要做什么呢?如果你想更多经历上帝的爱和能力,就必须愿意承担祂交托的任务和责任。如果你不照着祂的话去行,就不能说自己真正相信祂(约翰一书 2:3-6)。  

1:12 约拿知道自己违背了上帝,他也明白风暴是因他而起,但直到船员掷签后,他才承认(约拿书 1:7)。约拿宁愿死去拯救水手,也不愿做任何能拯救尼尼微人的事情。他对亚述人的仇恨,以及对上帝爱他们的愤怒,使他的心态变得扭曲。  

1:13 那些异教水手试图挽救约拿的性命,表现出的怜悯远胜于约拿自己,而约拿却不愿向尼尼微人传达上帝的警告。若非信徒展现出比信徒更大的爱心和怜悯,信徒应当感到羞愧。上帝希望我们关心所有的人,无论是得救的还是迷失的。  

1:14-16 在风暴之中,约拿终于清醒,意识到逃避上帝是不可能的。他顺服了上帝,并愿意接受祂接下来的安排,向船员诚实说明事情的真相和该采取的行动(约拿书 1:12)。结果,船员按约拿的话行事,看见风暴立刻平息,便敬畏上帝,开始敬拜祂。船员悔改了,但约拿没有。即使约拿不愿意,他仍然成为上帝的使者。上帝甚至使用我们的失败来使他人认识祂。这种经历可能令人痛苦,但承认自己的罪对不认识上帝的人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见证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那些异教水手做了整个以色列民族都不愿做的事情——向上帝祷告并许愿侍奉祂。  

1:17 许多人试图否认这一神迹,认为它是虚构的,但圣经并未将其描述为梦境或传说。我们不应试图用理性解释这一神迹,仿佛我们可以随意挑选圣经中的神迹来相信。这种态度会削弱我们对圣经作为上帝真实可靠话语的信任。约拿的经历被耶稣亲自用来预表祂的死与复活(马太福音 12:39-40)。  

1:17 约拿受上帝差遣前往亚述,但他却逃跑,最终被一条大鱼吞进腹中。圣经记载他“在鱼腹中三日三夜”,之后他被释放,并顺服上帝去尼尼微传道,结果尼尼微人出乎意料地悔改。这段经历被耶稣提及。当宗教领袖要求耶稣行神迹以证明祂的权柄时,耶稣说他们唯一能得到的神迹就是约拿的神迹,意思是他们将看到耶稣被死亡吞噬,并在三日后复活(马太福音 12:39-41;16:4)。

     耶稣明确告诉当时的宗教领袖,他们因不信祂而将受到审判。尼尼微人听从约拿传讲的上帝之言就悔改了,但耶稣时代的宗教领袖却拒绝相信上帝亲自透过祂的儿子所说的话,甚至否认他们亲眼目睹的神迹。今日仍有人要求证明耶稣是神,但正如耶稣对宗教领袖所说,祂的死与复活已经明确宣告了祂的身份。


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——第三版(新国际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