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经版本:和合本修订版(RCUVSS)
应用注释: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(新国际版.NIV)
列王纪上 3
所罗门的祈祷
1 所罗门与埃及王法老结亲,娶了法老的女儿,接她进入大卫城,直等到建完了自己的宫和耶和华的殿,以及耶路撒冷周围的城墙。 2 当那些日子,百姓仍在丘坛献祭,因为还没有为耶和华的名建殿。
3 所罗门爱耶和华,遵行他父亲大卫的律例,只是还在丘坛献祭烧香。 4 所罗门王到基遍,在那里献祭,因为基遍有极大的丘坛。所罗门在那坛上献了一千祭牲为燔祭。 5 在基遍,耶和华夜间在梦中向所罗门显现;上帝说:“你愿我赐你什么,你可以求。” 6 所罗门说:“你曾向你仆人我父亲大卫大施慈爱,因为他用忠信、公义、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。你又为他存留大慈爱,赐他一个儿子坐在他的王位上,正如今日一样。 7 现在,耶和华-我的上帝啊,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;但我是幼小的孩子,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。 8 仆人住在你拣选的百姓中,这百姓之多,多得不可点,不可算。 9 所以求你赐仆人善于了解的心,可以判断你的百姓,辨别是非。不然,谁能判断你这么多的百姓呢?”
10 所罗门因为求这事,就蒙主喜悦。 11 上帝对他说:“你既然求这事,不为自己求寿、求富,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,只求能明辨,可以听讼, 12 看哪,我会照你的话去做,看哪,我会赐你智慧和明辨的心,在你以前没有像你的,在你以后也没有兴起像你的。 13 你没有求的,我也赐给你,就是富足、尊荣,使你在世一切的日子,列王中没有一个能比你的。 14 你若遵行我的道,谨守我的律例、诫命,正如你父亲大卫所行的,我必使你长寿。”
15 所罗门醒了,看哪,是个梦。他就来到耶路撒冷,站在耶和华的约柜前,献燔祭和平安祭,又为众臣仆摆设宴席。
所罗门审疑难的案件
16 那时,有两个妓女来,站在王面前。 17 一个妇人说:“我主啊,我和这妇人同住一屋。她在屋子里的时候,我生了一个孩子。 18 我生了以后第三天,这妇人也生了。我们是一起的,屋子里除了我们二人之外,再没有别人在屋子里。 19 夜间,这妇人的儿子死了,因为她压在她的儿子身上。 20 她半夜起来,趁你使女睡着的时候,从我旁边把我儿子抱走,放在她怀里,又把她死的儿子放在我怀里。 21 清早,我起来要给我的儿子吃奶,看哪,他死了;早晨我仔细察看他,看哪,他不是我所生的儿子。” 22 另一个妇人说:“不!我的儿子是活的,你的儿子是死的。”但这一个说:“不!你的儿子是死的,我的儿子是活的。”她们就在王面前争吵。 23 王说:“这妇人说:‘这是我的儿子,他是活的,你的儿子是死的。’那妇人说:‘不!你的儿子是死的,我的儿子是活的。’” 24 王就说:“给我拿刀来!”人就把刀拿到王面前来。 25 王说:“把活孩子劈成两半,一半给这妇人,一半给那妇人。” 26 活孩子的母亲为自己的儿子心急如焚,对王说:“求我主把活孩子给那妇人吧,万不可杀死他!”那妇人说:“这孩子也不归我,也不归你,你们就劈了吧!” 27 王回应说:“把活孩子给这妇人,万不可杀死他,因为这妇人是他的母亲。” 28 全以色列听见王这样判断,就都敬畏王,因为他们看见他心中有上帝的智慧,能够断案。
应用注释
3:1 在古代中东,皇室联姻是一种常见的做法,因为它能确保不同民族之间的和平。虽然所罗门通过婚姻结盟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,但这也成为他走向衰败的起点。这些关系为偶像崇拜的思想和习俗打开了大门。所罗门的外邦妻子将她们的神明带到耶路撒冷,最终引诱他去敬拜虚假的神(11:1-6)。
为了发展友谊或关系,我们很容易忽视宗教信仰的差异。然而,在恋爱期间看似微小的事情,在婚姻中却会产生巨大影响。恋爱的初期容易让人沉浸在理想化的幻想中,从而低估宗教差异,认为这些问题以后可以“慢慢解决”。但事实上,上帝为我们的各种关系——包括婚姻——设立了标准,都是为了我们的益处。如果我们遵行上帝的旨意,就不会被引诱偏离正确的方向。在一段关系中,双方不仅需要在信仰上有共识,还需要在信仰的实践上保持一致。否则,妥协自己的信仰将不可避免。
3:2-5 上帝的律法规定以色列人只能在指定的地方献祭(申命记 12:13-14),以防止他们擅自设立敬拜方式,让异教习俗渗入其中。然而,许多以色列人,包括所罗门,都在周围的丘坛上献祭。所罗门爱上帝,但他的这一行为却是罪。这样做不仅使祭物脱离了忠于上帝的祭司和侍奉者的监督,也给异端教导提供了渗透的机会。上帝是在夜间向所罗门显现,赐给他智慧,而不是在他献祭时显现。上帝垂听了他的祷告,但并不认可他的献祭方式。
3:5-9 当上帝赐给所罗门一个请求的机会时,他选择了智慧——“一颗洞察是非的心”,以便能治理国家并作出正确的决定。新约圣经告诉我们,我们同样可以向上帝求取智慧(雅各书 1:5)。值得注意的是,所罗门请求的是洞察力,以完成自己的职责,而不是要求上帝替他完成工作。我们不应当求上帝代替我们行事,而应当求上帝赐给我们智慧,使我们知道该做什么,并赐下勇气去执行。
3:11-14 所罗门求的是智慧和辨别力,而不是财富,但上帝不仅赐给他智慧,也赐给了他财富、名声和长寿。虽然上帝并不应许所有跟随他的人都会得到财富和名誉,但他应许,只要我们把他的国度、他的旨意和他的原则放在首位,他就会供应我们的需要(马太福音 6:31-33)。专注于财富和物质,只会让人感到不满足,因为即使得到了渴望的财富,仍然会想要更多。但如果我们将上帝和他的工作放在首位,他会满足我们最深的需求,因为他完全知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。
3:12 所罗门从上帝那里得到了“智慧和洞察的心”,但他是否能在生命的各个方面运用这份智慧,则取决于他自己。所罗门在治理国家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,但在管理家庭时却显得愚昧。智慧不仅仅是分辨何为最佳选择的能力,更包括凭着坚定的品格去践行这一知识。虽然所罗门一生都拥有智慧,但他并不总是按照智慧行事(11:6)。
3:16-28 所罗门对这场争议的裁决是他智慧的典范。这一明智的判决证明了上帝确实回应了他的祷告,赐给了他一颗洞察是非的心。我们同样可以在祷告中向上帝求取智慧。但正如所罗门一样,我们必须将智慧付诸实践。唯有如此,智慧的益处才能在他人的生命中结出果实。
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——第三版(新国际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