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经版本:和合本修订版(RCUVSS)
应用注释: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(新国际版.NIV)
使徒行传 24
犹太人控告保罗
1 过了五天,亚拿尼亚大祭司、几个长老和一个叫帖土罗的律师下来,向总督控告保罗。 2 保罗一被传来,帖土罗就开始控告他,说:“腓力斯大人,我们因你得以享受国泰民安,并且这一国的弊病,因着你的远见得以改革。 3 我们随时随地都满心感激不尽。 4 为了不敢耽搁你太久,我只求你宽容一下,听我们说几句话。 5 我们看这个人如同瘟疫一般,是鼓动普天下所有的犹太人作乱的人,又是拿撒勒教派里的一个头目。 6 他甚至连圣殿也要污秽,我们就把他捉拿了。 8 你自己审问他,就可以知道我们所控告他的一切事了。” 9 众犹太人也随着控告他,说:“这些事情确是这样。”
保罗为自己辩护
10 总督示意叫保罗说话,保罗就回答:“我知道你在本国作法官多年,所以我乐意为自己申辩。 11 你查问就可以知道,从我上耶路撒冷去礼拜到今日不过十二天。 12 他们并没有看见我在圣殿里跟人辩论,或在会堂里、在城里煽动群众。 13 也不能对你证实他们现在所控告我的事。 14 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,就是我正按着他们所称为异端的道事奉我祖宗的上帝,又信合乎律法和先知书上所记载的一切。 15 我对上帝存着这些人自己也接受的盼望,就是义人和不义的人都要复活。 16 因此,我勉励自己,对上帝对人,时常存着无亏的良心。 17 过了几年,我带着周济本国的捐项和供物上去。 18 正献的时候,他们看见我在圣殿里已经洁净了,并没有聚众,也没有吵嚷, 19 惟有几个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—他们若有控告我的事,应当到你面前来告我。 20 不然,让这些人自己说,他们看出我站在议会前的时间,有什么不对的地方。 21 纵然有,也不过是为了一句话,就是我站在他们中间喊说:‘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受审,是为了死人复活。’”
22 腓力斯本是详细认识这道,就拖延他们,说:“且等吕西亚千夫长下来,我再审判你们的案。” 23 于是他下令百夫长看守保罗,要从宽待他,不可拦阻他的亲友来供给他。
腓力斯留保罗在监里
24 过了几天,腓力斯和他夫人犹太女子土西拉一同来到,就叫保罗来,听他讲论信基督耶稣的事。 25 保罗讲论公义、节制和将来的审判,腓力斯害怕起来,就回答:“你暂且去吧!等我有机会时再来叫你。” 26 腓力斯又指望保罗送他银钱,所以屡次叫他来,和他谈论。 27 过了两年,波求.非斯都接了腓力斯的任;腓力斯要讨犹太人的喜欢,就把保罗留在监里。
应用注释
24:1 控告者抵达凯撒利亚:大祭司亚拿尼亚、辩士特土罗,以及几位犹太领袖。他们跋涉六十英里来到犹太地的罗马行政中心,为的是向总督控告保罗。虽然他们的谋杀计划失败了(23:12-15),但他们依然锲而不舍地想置保罗于死地。这场行动是有预谋的,也是持久的。
24:2-9 特土罗是被特别请来向罗马总督陈述宗教领袖控告的辩士。他对保罗提出了三项指控:(1)他是制造麻烦的人,在全球犹太人中煽动骚乱;(2)他是一个非法宗教团体的首要分子,这种组织在罗马法律中是被禁止的;(3)他试图亵渎圣殿。宗教领袖希望这些控告能促使腓力斯将保罗处死,以保犹太地安稳。
24:5 对保罗“搅乱天下”的指控过于笼统,无法构成实质法律指控。“拿撒勒教派”是对基督徒的称呼,源自耶稣的家乡拿撒勒。
24:10-27 虽然特土罗和宗教领袖激烈指控保罗,保罗却逐条反驳,指出他们缺乏确凿证据。例如,他们说保罗在亚西亚(今土耳其西部)引起骚乱,但控告保罗的犹太人并没有到庭作证。与此同时,保罗借着自己的辩护传讲福音,抓住每一个机会为基督作见证(参24:14, 24)。
24:22 腓力斯担任总督已有六年,对基督徒(“这道”)应当早已耳闻。在罗马政界,关于基督徒的讨论并不罕见。基督徒和平的生活方式也早已证明他们不是骚乱制造者。
24:25 保罗与腓力斯的谈话触及个人生活,使腓力斯感到害怕。像希律安提帕(可6:17-18)一样,腓力斯娶了别人的妻子。保罗讲“公义、节制和将来的审判”时,使腓力斯深感不安。许多人愿意谈论圣经,只要它不触动他们的私生活;一旦触及,他们就会抗拒或逃避。神的话语具有强大的力量,能深深触动并使人知罪。在腓力斯的例子中,保罗的信息让他产生不适,甚至想停止谈话。福音只有深入人心,带来生命改变,才是真正有效的。当人抗拒你的见证时,很可能正说明你的福音已经触及他的内心。这时,祷告求神赐你智慧,使你明白他们抗拒的根源,也知道你下一步该怎么做。抵触可能正是神在动工的迹象。
24:27 在犹太人占多数的情况下,罗马政治领袖往往会迎合他们,以保持安宁。保罗无论到哪里,似乎都引起犹太人的纷争。腓力斯将保罗囚禁,算是为自己离任留下了与犹太人“和睦”的印象。腓力斯后来被召回罗马,非斯都于主后59年末或60年初接任总督职务。他一上任就立即重启保罗的审讯。
24:27 虽然神已应许保罗将要在罗马为祂作见证(23:11),但保罗仍须忍受长达两年的囚禁。在这段漫长的等候中,他所能做的,就是信靠神并耐心等待祂的作为。你在等候神时会怎样?是否会焦急?愤怒?沮丧?被迫等候是对信心和耐性的重大考验,也正因此,我们的主宰神常让我们处于无路可走、只能仰望祂的情境中。
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——第三版(新国际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