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赛亚书 6 - 以赛亚对主的异象 (附应用注释)

以赛亚书 6 - 以赛亚对主的异象 (附应用注释)

圣经版本:和合本修订版(RCUVSS)

应用注释: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(新国际版.NIV)


以赛亚书 6


主呼召以赛亚作先知

1 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,我看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。他的衣裳下摆遮满圣殿。 2 上有撒拉弗侍立,各有六个翅膀:两个翅膀遮脸,两个翅膀遮脚,两个翅膀飞翔, 3 彼此呼喊说:

“圣哉!圣哉!圣哉!万军之耶和华;

他的荣光遍满全地!”

4 因呼喊者的声音,门槛的根基震动,殿里充满了烟云。 5 那时我说:“祸哉!我灭亡了!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,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,又因我亲眼看见大君王-万军之耶和华。”

6 有一撒拉弗向我飞来,手里拿着烧红的炭,是用火钳从坛上取下来的, 7 用炭沾我的口,说:“看哪,这炭沾了你的嘴唇,你的罪孽便除掉,你的罪恶就赦免了。” 8 我听见主的声音说:“我可以差遣谁呢?谁肯为我们去呢?”我说:“我在这里,请差遣我!” 9 他说:“你去告诉这百姓说:

‘你们听了又听,却不明白;

看了又看,却不晓得。’

10 要使这百姓心蒙油脂,

耳朵发沉,

眼睛昏花;

恐怕他们眼睛看见,

耳朵听见,

心里明白,

回转过来,就得医治。”

11 我就说:“主啊,这到几时为止呢?”他说:

“直到城镇荒凉,无人居住,

房屋空无一人,土地极其荒芜;

12 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,

国内被撇弃的土地很多。

13 国内剩下的人若还有十分之一,

也必被吞灭。

然而如同大树与橡树,虽被砍伐,

残干却仍存留,

圣洁的苗裔是它的残干。”


应用注释

6:1-13 以赛亚的异象包括他被呼召成为上帝向祂子民传递信息的使者。上帝赋予以赛亚一项艰难的使命——告诉那些自以为会蒙上帝赐福的人,他们反而会因不顺服而遭到毁灭。

6:1-4 以赛亚对上帝的崇高认知让我们感受到上帝的伟大、奥秘和权能。以赛亚承认自己在上帝面前的罪恶,鼓励我们也要承认自己的罪。异象中关于赦免的画面提醒我们,我们同样蒙赦免。当我们意识到上帝的伟大、自己的罪性,以及上帝浩大的赦免时,我们就得着力量去执行祂的工作。你的上帝观是否与以赛亚的认知相匹配?

6:1-3 宝座、侍立的撒拉弗(天使)和三重的“圣哉”都强调了上帝的圣洁。撒拉弗是一种天使,名字源自“燃烧”一词,可能象征他们作为上帝使者的纯洁。在道德和属灵衰败达到顶点的时代,以赛亚需要看见上帝的圣洁。圣洁意味着道德上的完美、纯洁,以及完全与罪恶分离。像以赛亚一样,我们需要重新发现上帝的圣洁。日常的挫折、社会的压力和自身的缺陷常常使我们对上帝的认识变得狭隘。我们需要圣经中的上帝形象——那位高高在上、满有荣耀的上帝,以帮助我们在自己的有限和祂的完美之间找到正确的视角,从而更好地事奉祂。求上帝洁净你的罪,净化你的思想,使你不再追逐无益的事物,并赐你新的异象,使你能认识祂的伟大。

6:1 乌西雅王去世的那一年约在公元前740年。他因试图僭越大祭司的职分而患上大麻风,直到死去(历代志下26:18-21)。尽管乌西雅总体而言是一位好王,且统治时期长久且昌盛,但在他掌权期间,许多百姓远离了上帝。

6:5-8 当以赛亚看见主并听到天使的颂赞时,他意识到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污秽且不配的,根本无法达到上帝的圣洁标准。然而,当一位撒拉弗用烧红的炭接触他的嘴唇时,他被告知他的罪已得赦免。洁净他的不是炭,而是上帝。对此,以赛亚完全顺服于上帝的差遣,无论任务多么艰难,他都愿意说:“我在这里,请差遣我!” 这一痛苦的洁净过程是以赛亚能完成上帝呼召的必要步骤。如今,十字架就是我们的“烧炭”,象征耶稣的死如何洁净了我们。在我们接受上帝的呼召、向周围的人传扬祂的信息之前,我们必须像以赛亚一样被洁净,承认自己的罪,并完全顺服上帝的掌管。让上帝洁净我们或许会痛苦,但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真正代表那位纯洁圣洁的上帝。

6:8 以赛亚越清楚地看见上帝(6:5),他就越意识到,没有上帝,他便毫无能力,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永恒价值。然而,他仍愿意成为上帝的代言人。当上帝呼召时,你是否也愿意说:“我在这里,请差遣我”?

6:9-13 上帝告诉以赛亚,百姓会听见但不会真正领悟,因为他们的心已经刚硬到无法悔改的地步。上帝对他们长期叛逆的忍耐已达极限,因此祂的审判就是任凭他们继续悖逆和刚硬。既然上帝知道百姓不会听,为什么还差遣以赛亚呢?尽管大多数人不会悔改,将面临审判,但仍会有一小部分人听从。在6:13,我们看见上帝计划保留一部分忠心的子民(“圣洁的种子”)。即便在审判中,上帝依然怜悯祂的子民。我们可以因上帝保守祂子民的应许而得着鼓励。若我们忠心于祂,即便生活在一个罪恶的社会中,也可以确信祂的怜悯必不离开我们。

6:11-13 百姓何时才会听从上帝?只有当他们走投无路,万般无奈之时,才会转向上帝。这将在他们的土地被侵略、百姓被掳走时发生。这里提到的“十分之一”可能指被掳之后仍留在本地的一小群人,或是从巴比伦归回重建家园的人。这两类人各占总人口的大约十分之一。我们是否也要像犹大人一样,等到经历灾难后才愿意听从上帝?请思想上帝正在对你说的话,并在时间未到尽头之前顺服祂的引导。


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——第三版(新国际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