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经版本:和合本修订版(RCUVSS)
应用注释: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(新国际版.NIV)
以斯拉记 3
恢复敬拜上帝的生活
1 到了七月,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里;那时他们如同一人,聚集在耶路撒冷。 2 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,以及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他的弟兄,都起来建筑以色列上帝的坛,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,在坛上献燔祭。 3 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,因为他们惧怕邻邦民族,又在其上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, 4 并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,按数照例每日献所当献的燔祭。 5 此后,他们献常献的燔祭,并在初一和耶和华一切分别为圣的节期献祭,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祭。 6 从七月初一起,虽然耶和华殿的根基尚未立定,他们开始向耶和华献燔祭。 7 他们把银子给石匠、木匠,把粮食、酒、油给西顿人、推罗人,好将香柏树从黎巴嫩浮海运到约帕,是照波斯王居鲁士所允准他们的。
重建圣殿
8 他们到了耶路撒冷上帝殿的第二年,二月的时候,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,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其余的弟兄,就是祭司和利未人,以及所有被掳归回耶路撒冷的人,就开工建造;他们派二十岁以上的利未人,监督建造耶和华殿的工作。 9 于是何达威雅的后裔,就是耶书亚和他的子孙与弟兄、甲篾和他的子孙,他们和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与弟兄,都起来如同一人,监督那些在上帝殿里做工的人。
10 工匠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,祭司穿礼服吹号,利未人亚萨的子孙敲钹,都照以色列王大卫亲手所定的,站着赞美耶和华。 11 他们彼此唱和,赞美称谢耶和华:
“他本为善,
他向以色列永施慈爱。”
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,众百姓大声呼喊,因为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。 12 然而有许多祭司、利未人和族长,就是见过先前那殿的老年人,现在亲眼看见这殿立了根基,就大声哭号,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, 13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或哭号的声音,因为百姓大声呼喊,声音连远处都可听到。
应用注释
3:2-3 犹太人回国后首批正式行动之一就是重建祭坛。它象征着上帝的同在与保护,也彰显了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的目的和单单侍奉上帝的承诺。所罗巴伯照着摩西律法(利未记 1-7 章)献上燔祭。这些祭物至关重要,因为它们表明百姓寻求上帝的引导,重新献上自己遵行上帝的命令,并每日祈求上帝赦免他们的罪。
3:3 犹太人害怕会被周围的人攻击,那些人是混血群体,他们的祖先曾被亚述人征服。公元前 722 年,以色列国被击败,百姓被掳之后,这些外族人被强制迁居到以色列北国的土地上(4:1-2)。这是亚述人防止被征服民族产生强烈民族主义反抗的一种常见策略。部分迁居者后来南下靠近耶路撒冷,他们或许觉得这些归回的犹太人威胁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占有。
3:4 住棚节持续七天。在这段期间,百姓住在临时的帐篷或棚屋中,就像他们祖先在旷野中前往应许之地时一样。这个节期提醒他们记得上帝在旷野中的引导与保护,也提醒上帝对他们持续的爱。住棚节的详细记载可见于利未记 23:33-36。
3:5 回归后的以色列人几乎一到新地就重建了祭坛。他们在圣殿根基尚未奠定前就开始用祭物敬拜上帝。在被掳多年之后,他们已经领悟到一个教训——若忽视上帝,就得不到祂特别的保护。过去他们在相对强盛时被巴比伦人掳去;如今他们人数稀少、力量薄弱、四面楚歌。若有任何时刻需要依靠上帝的能力,就是此刻。他们明白从内心顺服上帝才是真正重要的,而不仅是出于习惯。如果我们希望在承担重任时获得上帝帮助,就必须把亲近祂放在首位。
3:5 这些献祭制度最早是在利未记 1 章与 6:8-13 中摩西律法下设立的。节期的记载见于利未记 23 章。每逢新月之初(希伯来历采用阴历),他们也会举行特别的仪式(民数记 10:10)。
3:7 所罗门建造第一圣殿时(历代志下 2 章),也曾以以色列丰富的粮食和橄榄油资源换取建殿用的木材,因为以色列缺乏木材。当时木材来自西顿和推罗,这两个城市控制着黎巴嫩山脉。
3:8 为什么要优先建造上主的圣殿,而不是城墙?因为圣殿用于属灵目的,而城墙用于军事和政治。上帝一向是这个民族的保护者,犹太人知道若没有上帝同在,即使是最坚固的石墙也无法保他们平安。他们知道,唯有把属灵生命重新摆正,才能真正保障国家安全。
3:8 从七月(3:1;七月是因为希伯来年从三月开始)到四月,仅仅是为了预备建殿工作。归回的百姓花时间计划,因为这个工程对他们而言极为重要。虽然预备工作不显得英勇或属灵,但对任何希望做得好的事情来说,这却是至关重要的。
3:10-11 大卫曾为圣殿的敬拜设定使用音乐的明确指示(历代志上 16 章;25 章)。
3:10-11 奠定圣殿根基的工程需要众人极大的努力。但没有人为自己的辛劳寻求荣耀,大家都将荣耀归于上帝。所有美善的恩赐——才能、能力、力量、领导——都来自上帝。我们也当为祂在我们里面和通过我们所成就的事感谢祂!
3:11 圣经中记载了许多歌曲与音乐敬拜的场合。
3:12 圣殿被毁五十年后,重建工程开始(公元前 536 年)。有些年长者曾亲眼见过所罗门的圣殿,他们因新圣殿不如以前那座辉煌而哭泣。但在上帝眼中,建筑物的华丽远不如建造者和敬拜者的心态重要。上帝更在意我们是怎样的人,而不是我们做成了什么。世界不断变化,曾经辉煌的成就也会衰败消失。我们应当全心全意事奉上帝,这样就无需把自己的工作与他人比较了。
3:12 因为新殿是建在所罗门圣殿的根基上,两者在尺寸上差异不大。但旧殿更加华美繁复,四周还有许多建筑和广阔的院落。虽然两座圣殿都用了进口的香柏木,但所罗门圣殿使用了大量黄金和宝石装饰,花了七年时间建成;所罗巴伯的圣殿大约用了四年。当年所罗门的圣殿位于一个繁华城市的中心,如今的新圣殿却被废墟围绕,难怪百姓会哭泣。
3:13 奠定圣殿根基后,庆典中情感交织—一方面欢呼雀跃,一方面伤感流泪。这两种情感都是合宜的。圣灵既能激励我们为祂恩典的良善而喜乐,也能让我们因自己的罪行而悔改哀痛。上帝赋予我们丰富的情感,当我们全然经历祂时,祂也喜悦。当我们来到全能的上帝面前时,心中既充满喜乐和感恩,也同时为自身的软弱而谦卑警醒。
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——第三版(新国际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