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经版本:和合本修订版(RCUVSS)
应用注释: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(新国际版.NIV)
以斯拉记 1
居鲁士下令犹太人返国
1 波斯王居鲁士元年,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的口所说的话,就激发波斯王居鲁士的心,使他下诏书通告全国,说:
2 “波斯王居鲁士如此说:耶和华天上的上帝已将地上万国赐给我,又委派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。 3 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,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去,重建耶和华-以色列上帝的殿,他是在耶路撒冷的上帝;愿上帝与这人同在。 4 凡存留的人,无论寄居何处,那地的人要用金银、财物、牲畜帮助他,还要为耶路撒冷上帝的殿甘心献上礼物。”
5 于是,犹大和便雅悯的族长、祭司、利未人,凡是心被上帝感动的人都起来,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。 6 四围所有的人都拿银器、金子、财物、牲畜、珍宝支持他们,此外还有甘心献的一切礼物。 7 居鲁士王也把耶和华殿的器皿拿出来,这些器皿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掠取,放在自己神明庙中的。 8 波斯王居鲁士派米提利达司库把这些器皿拿出来,点交给犹大的领袖设巴萨。 9 它们的数目如下:金盘三十个,银盘一千个,刀二十九把, 10 金碗三十个,备用银碗四百一十个,其他器皿一千件。 11金银器皿共有五千四百件。被掳的人从巴比伦上耶路撒冷的时候,设巴萨把这一切都带了上来。
应用注释
1:1 以斯拉记的开头记载在主前538年,那是尼布甲尼撒毁灭耶路撒冷、击败南国犹大并将百姓掳往巴比伦为奴(参见列王纪下25章;历代志下36章)之后的第48年。尼布甲尼撒在主前562年去世,他的继任者软弱无能,导致巴比伦在主前539年被波斯帝国推翻,这正是在本书所记载事件发生之前不久。巴比伦人和波斯人对俘虏采取宽容政策,允许他们拥有土地和房屋,并从事一般工作。许多犹太人如但以理、末底改和以斯帖等人在这些帝国中身居高位。波斯王古列更进一步,允许包括犹太人在内的许多被掳之民返回故土。他希望借此赢得他们的忠诚,在帝国边境建立缓冲区。对犹太人而言,这是充满希望的一天,一个新的开始。
1:1 波斯王古列(主前559–530年)早已开始在古代中东崛起,统一玛代人与波斯人成为强盛的帝国。在征服各城时,他以宽容对待居民。虽然古列不是上帝的仆人,但上帝使用他带领犹太人返回故土。古列可能读过以赛亚书44:28至45:6中所记的预言,那是在一百多年前写下的,预言古列将帮助犹太人重返耶路撒冷。担任政府高官的但以理(但以理书5:29;6:28)很可能熟悉这一预言。以斯拉记之外,但以理书中对古列还有更多记载。
1:1 耶利米曾预言犹太人将被掳七十年(耶利米书25:11;29:10)。这七十年可有两种算法:(1) 从第一次被掳,即主前605年(列王纪下24:1)起算,到被掳者回归后在主前536年重建祭坛(以斯拉记3:1-6);或 (2) 从圣殿被毁的主前586年起算,到主前515年圣殿重建完工。许多诠释者倾向于第二种算法,因为圣殿是国家的中心与心脏。没有圣殿,犹太人就不认为自己重新成为一个民族。
1:2-4 古列的这道宣告使犹太人能够团结起来完成重建圣殿的巨大工程。有些人亲自参与建造,有些人则负责物资供应。重要的工作需要团队合作,有人站在前线,有人则默默支援。每个角色都对完成任务至关重要。当你被呼召去服事时,不论是谁得荣耀,都要忠心尽职地做团队的一员。
1:2 虽然古列不是犹太人,但上帝却借他之手使犹太人返回故土。古列不仅发布宣告,准许他们回归,还提供保护、金钱及尼布甲尼撒所掠夺的圣殿器皿。当你陷入困境,感到四面楚歌、人单势孤、力不从心时,记得上帝的能力并不受你的资源限制。他能使用任何人来成就祂的旨意。
1:5-6 虽有许多犹太人选择返回耶路撒冷,但更多人选择留在巴比伦。返回之路艰难、危险且费用高昂,整个旅程超过四个月。沿途条件恶劣,耶路撒冷及周边地区一片荒凉,居民也多敌视归回者。
波斯的记录显示,许多在掳掠中被迁徙的犹太人积聚了可观财富。若选择返回耶路撒冷,就意味着他们要舍弃所有,从头开始。很多人无法下定决心,他们宁愿选择财富与安逸,也不愿承受事奉上帝所需的牺牲。他们的优先次序颠倒了(马可福音4:18-19)。我们也不可让舒适、安全或财物拦阻我们行在上帝的旨意中。
1:5 古列王统治着曾为亚述与巴比伦所辖的所有地区。主前722年,亚述掳走了北国以色列的以色列人。接着成为世界霸主的巴比伦,又在主前586年掳走了南国犹大的百姓。因此,当玛代-波斯帝国兴起时,古列的自由宣告是向原来的十二支派发出的,但只有犹大与便雅悯(南国)响应归回,重建上帝的圣殿。他们才被掳48年,记忆犹新。至于北国十支派,早在近两个世纪前被掳,经过亚述的分化与散居,许多人可能已模糊了自己的身份,因此不愿参与重建圣殿的异象。
1:5 上帝感动了各家的族长、祭司与利未人的心,赐给他们强烈的愿望,要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。重大的改变始于内心,当上帝动工于我们的态度、信念和渴望时,内里的更新就带来外在忠心的行动。经历48年被掳的犹大人曾骄傲自大,如今被谦卑了。当他们的态度和心志改变后,上帝便结束他们的惩罚,赐他们归家的机会,让他们重新开始。在新约中,保罗提醒我们:“你们立志行事,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,为要成就他的美意。”(腓立比书2:13)遵行上帝旨意始于我们的愿望。你是否愿意将祂的愿望摆在你自己的前面?愿意敞开心接受祂的机会,并在祂引导时顺服前行?求上帝赐你改变的渴望,好更紧密地跟随祂。
1:7 尼布甲尼撒王掳掠圣殿时,带走了许多贵重的器皿。他没有带走的就焚毁了(历代志下36:18-19)。这些被掳去的器皿多数是纯金打造(列王纪上7:48-50),而古列王竟然慷慨又奇妙地将这些器皿归还给犹太人,用于即将重建的圣殿。
1:8 所巴萨或许就是所罗巴伯的巴比伦名字,后者是第一次归回的犹太领袖之一(以斯拉记2:2;3:8;4:3),也可能是另一位负责归回事工的政府官员。认为所巴萨即是所罗巴伯的理由如下:(1) 二人都被称为省长(以斯拉记5:14;哈该书1:1);(2) 两人都参与奠定圣殿根基(以斯拉记3:8;5:16);(3) 流亡中的犹太人常被赋予巴比伦名字(见但以理书1:7,但以理与其同伴被改名)。
1:9-11 每一件金银器皿都是上帝保守与眷顾的见证。此清单所列的器皿总数不足5,400件,因此可能只列出了最重要的一部分。虽然已经过去多年,但上帝仍然把这些圣殿器皿归还给祂的百姓。我们可能会因生命中的挫折感到灰心,但永远不要放弃对上帝应许的盼望。转机可能就在眼前。
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——第三版(新国际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