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弗所书 2 - 因信得救 (附应用注释)

以弗所书 2 - 因信得救 (附应用注释)

圣经版本:和合本修订版(RCUVSS)

应用注释: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(新国际版.NIV)


以弗所书 2


出死入生

1 从前,你们因着自己的过犯罪恶而死了。 2 那时,你们在过犯罪恶中生活,随从今世的风俗,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领袖,就是现今在悖逆的人心中运行的邪灵。 3 我们从前也都生活在他们当中,放纵肉体的私欲,随着肉体和心中的意念去做,和别人一样,生来就是该受惩罚的人。 4 然而,上帝有丰富的怜悯,因着他爱我们的大爱, 5 竟在我们因过犯而死了的时候,使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—可见你们得救是本乎恩— 6 他又使我们在基督耶稣里与他一同复活,一同坐在天上, 7 为要把他极丰富的恩典,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,显明给后来的世代。 8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着信;这并不是出于自己,而是上帝所赐的; 9 也不是出于行为,免得有人自夸。 10 我们是他所造之物,在基督耶稣里创造的,为要使我们行善,就是上帝早已预备好要我们做的。


在基督里合而为一

11 所以,你们要记得:从前你们按肉体是外邦人,是“没受割礼的”;这名字是那些凭人手在肉身上“受割礼的人”所取的。 12 要记得那时候,你们与基督无关,与以色列选民团体隔绝,在所应许的约上是局外人,而且在世上没有指望,没有上帝。 13 从前你们是远离上帝的人,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,靠着他的血,已经得以亲近了。

14 因为他自己是我们的和平,使双方合而为一,拆毁了中间隔绝的墙,而且以自己的身体终止了冤仇, 15 废掉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,为要使两方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,促成了和平; 16 既在十字架上消灭了冤仇,就藉这十字架使双方归为一体,与上帝和好, 17 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,也传和平给那些近处的人, 18 因为我们双方藉着他,在同一位圣灵里得以进到父面前。

19 这样,你们不再是外人或客旅,是与圣徒同国,是上帝家里的人了, 20 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,而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, 21 靠着他整座房子连接得紧凑,渐渐成为在主里的圣殿。 22 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,成为上帝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。


应用注释

2:1-2 保羅在禱告之後立刻提醒以弗所人有關個人罪的現實。我們也一樣,不應忘記自己過去的光景——是從那樣的境況中,耶穌救了我們。雖然這些回憶可能令人痛苦,但會激發我們對基督的感恩,因祂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切。

2:2 保羅將撒但形容為「空中掌權者的首領」。當時的讀者相信撒但與邪靈居住在天地之間的空間。保羅以撒但為邪惡屬靈國度的掌權者,指揮那些抵擋基督與神國權柄的勢力。但當耶穌從死裡復活時,祂已勝過魔鬼與死亡的大能。因此,耶穌是永遠的世界之主,而撒但只是暫時掌權於那些選擇跟隨他的人身上。

2:3 所有人都犯了罪,這證明我們都具有罪性。我們沒有全心愛神,也沒有始終如一地愛人如己;我們迷失在罪中,無法自救。但這是否意味只有基督徒才行善?當然不是——因為所有人都是照神形象造的,即使不承認這點,也仍可能做好事、行仁慈。從相對標準看,許多人比罪犯要善良得多。但從神的絕對標準來看,沒有人靠自己的好行為能配得救恩(「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」2:1)。

     「應受審判的」是指那些因拒絕基督而將承受神審判的人。但神願意讓我們與基督聯合,使我們在祂眼中成為義人。

2:4-5 前幾節(2:1-3)描述我們從前的罪性,這裡保羅強調我們不再受罪的權勢轄制。基督在十架上已毀壞了罪的刑罰與權勢。我們藉信心在神面前被稱為「無罪」(參羅馬書3:21-22)。神並沒有將我們從世界中移除,也沒有使我們變成無感機器人;我們仍會感受到犯罪的誘惑,也仍會犯罪。但與信主前的狀態不同,那時我們死在罪中、是罪的奴僕,現在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,有祂的幫助,使我們能拒絕罪,並活出真正的喜樂與自由(參加2:20)。

2:4 我們因罪而死(參2:5),但神卻介入了。我們悖逆神,但神卻施恩。我們被魔鬼與罪性捆綁,但神卻拯救了我們。「然而,神……」這幾個字也許是整本聖經中最令人歡欣鼓舞的話語。神原可以任我們靈性死亡、背逆祂、被罪捆綁,但祂沒有這樣做。祂不是因我們有什麼可取之處而拯救我們,而是儘管我們不配,祂仍然施恩。我們除了感恩之外,也應對那些看似不配或難以愛的人顯出耐心與憐憫——因為我們也曾是那樣的人。神愛我們,我們豈能對別的罪人做得更少?

2:6 因基督的復活,我們的身體也將從死裡復活(參林前15:2-23),並已領受能過基督樣式生活的大能(參弗1:19)。保羅將這真理形容為我們與基督「一同坐在天上」(參1:3的註解)。雖然現今生活可能艱難,但因與基督聯合,我們得著確定無疑且穩固的永生。祂已勝過死亡、罪與羞辱。

2:8-10 我們成為基督徒,是因神白白的恩典,而不是因我們的努力、能力、選擇或服事。既然這是無償的恩賜,我們就當感恩回應,用仁愛、溫柔與善行來服事人。雖然行為不能讓我們得救,但神的旨意是讓救恩帶來行動的結果。我們得救不僅是為自己,而是為服事基督、建立教會(參4:12)。

2:8-9 當有人送你一份禮物,你會說:「這真不錯——那我該付你多少?」嗎?當然不會,正確的回應是:「謝謝你!」然而許多基督徒即使已領受救恩,卻仍感覺需要靠行為來回報神。既然救恩與信心都是禮物,我們當以感恩、讚美與喜樂回應神。

2:10 我們是神的工作(祂的傑作、藝術品)。祂親自設計我們的救恩,並以奇妙創意在我們生命中動工,視我們為祂的畫布。既然神看我們為祂的傑作,我們就不該貶低自己或他人,也不應看自己為無價值之人。

2:11-16 基督來之前,猶太人與外邦人彼此隔離。猶太人認為外邦人是無望的、不在神救恩計劃內;外邦人也反感猶太人的優越感。基督顯明猶太人與外邦人同樣有罪,然後將救恩提供給兩者。祂打破偏見的牆,使所有信徒都能與神和好,並合而為一。

2:11-13 敬虔的猶太人(稱為「受割禮的」)認為所有外邦人(「未受割禮的」)在禮儀上是不潔的。他們以自己的民族背景與宗教儀式自居為潔淨。但保羅指出,猶太人與外邦人在神面前同樣不潔,都需要基督潔淨。若要真正明白救恩的寶貴,我們就必須記得自己從前天然、污穢的本相。你是否曾覺得被隔絕、被排斥、無望?這段經文正是為你而寫。基督的愛勝過一切疏離感,祂將外人接納進入信徒的團體中。

2:11-13 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,都可能陷於屬靈的驕傲——猶太人因信仰傳統而自高,外邦人因成就、地位或能力而自誇。屬靈驕傲會使我們看不見自己的錯,卻放大他人的過失。不要因自己的救恩而驕傲,反而要謙卑感謝神,並鼓勵那些在信仰上軟弱的人。

2:14-22 基督拆毀了人與人之間的牆,使我們與不同的人之間能有真正的合一。我們得以與神和好,也彼此和好。因著基督的死,我們都站在同一立場,是同一國度的子民(2:14);彼此之間的仇恨已被廢除(2:16);我們都能藉聖靈進到父神面前(2:18);我們不再是外人或客旅(2:19);我們被建造成聖殿,以基督為房角石(2:20-21)。

2:14-22 許多事能成為我們彼此之間的隔閡:年齡、外貌、學歷、政治立場、經濟階層、種族、神學觀點。我們若只與相似或喜歡的人來往,就限制了基督的愛。感謝神,基督已拆毀這些牆,將所有信徒聯合為一個家。聖靈幫助我們跨越這些潛在的分歧,活出神呼召我們進入的合一。讓我們注目十架,因它將所有信徒聯合為一。

2:15 藉著祂的死,基督終結了猶太律法所帶來的仇恨與分裂。這些律法曾使猶太人自居為神的選民,排斥外邦人。基督的死成就了律法的目的,並將原本對立的兩群人合而為一,成為「一個新人」,也就是在祂裡面全新的一體。祂將所有信徒融合為一個身體,在祂裡面合而為一。

2:17-18 猶太人已透過聖經與宗教禮儀接觸過神,因此「靠近」神;外邦人對神幾乎一無所知,因此「遠離」神。然而無論哪一方,都無法靠行為、知識或誠意得救。兩者都需要聽見並接受耶穌基督所帶來的救恩。如今猶太人與外邦人都能藉著基督自由地來到神面前。你已「靠近」祂了(2:13)。

2:19-22 我們有時稱教堂為「神的家」,但實際上,神的家不是一棟建築物,而是一群人。祂住在我們裡面,並藉著我們向這個世界彰顯自己。當我們承認基督為主,並按照神的話彼此和睦相處,世人就能看見神的愛。我們是神國的子民,是祂家中的成員。

2:20 「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」是指教會不是建立在現代潮流或新思想上,而是根植於信仰先賢的屬靈傳承。他們認識神在舊約中的作為,親身經歷復活的基督,也清楚記得耶穌的教導。這一切都確保基督成為歷世歷代信仰的房角石。


摘自与翻译《生命应用研读圣经》——第三版(新国际版)